孕育生命是最偉大的事情,尤其當寶寶出生之后,寶媽無私的為寶寶奉獻自己的時間跟精力,只為寶寶能夠順利長大成人,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所以,才有了那句「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在大多數家庭中,撫養孩子的不止寶媽一人,還有爺爺、奶奶、爸爸等很多人,寶寶是在大家的共同陪伴下長大的,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通常見到陌生人也都會表現的十分自然、大方。但同時,也不乏有些家庭中照顧寶寶的重任都會落在了寶媽一人的身上,從寶寶出生之后,寶媽就開始無微不至的照料著自己的寶寶,而被媽媽一人帶大的娃,其實也很容易看出來,有著十分鮮明的特征。
同事小檸是一名單親媽媽,她的孩子今年已經三歲了,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她的愛人就不幸過世了,再加上本身她就是一個不愿意麻煩別人的性格,于是她一直以來幾乎都是一個人帶著孩子。
這天,她因為工作繁忙,又不能留孩子一人在家,于是便帶著孩子一起來到了公司。單位同事見到孩子,免不了逗逗孩子,跟孩子打個招呼之類的。但是大家發現每次熱情的跟孩子打招呼或者是給孩子一些吃的時候,孩子就會表現出先抬頭看一下對方,然后就迅速將自己的腦袋地下,再四處望望周圍,過不了一會兒就吵吵著要走,就是不肯跟對方打招呼。
而閨蜜小月的孩子今年也差不多滿三歲了,但是自打孩子出生,他們一家三口就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公公婆婆對她也確實就如同自家女兒一樣對待,這些年總是事無巨細的照顧著。她也一樣,每次出門都想著給公公婆婆買各種補品,一家人其樂融融。
小月也經常帶著孩子跟朋友一起出去聊天,每次小月帶著孩子出去見朋友的時候,不等小月說,小孩子就會主動的跟她們熱情打招呼,而且還一口一個阿姨的叫著,叫的朋友心里甜甜的。
同樣年齡差不多大的娃,為什麼媽媽一個人帶大跟幾個人共同帶大的娃,會有這麼明顯的差別呢? 其實,這種現象確實是真實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 被很多人共同帶大的娃其性格也更多元
打小孩子就開朗,喜歡跟外人打招呼和交流是孩子的一種性格,而這種性格的養成跟其所處的周圍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例如,家里有很多人,孩子就會被不同的親人帶,那麼孩子就會從不同的親人身上學到不同的性格特征。此外,人多的家里明顯會更熱鬧一些,孩子也就沒有太多時間能夠獨處,因此孩子的性格很難不活潑。
2. 被媽媽一個人帶的娃,很少有真正跟媽媽交流的時間
媽媽單獨一人帶娃,家里任何事情都需要媽媽去做,孩子一直都是被媽媽一個人照顧著,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多多少少會相對內斂一點。例如,如果是爺爺奶奶帶孩子,當他們同齡那一輩人聚在一起,免不了閑聊幾句,而且還會習慣性的讓孩子叫旁人爺爺、奶奶。但是媽媽帶孩子,幾乎不會有太多時間跟別人聊天,孩子因為跟媽媽一人有密切接觸,所以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多數會更內向。
結語:雖然媽媽一人帶大的娃,其性格特征會更鮮明一些,且跟被多人共同帶大的娃相比,在性格上可能會更內向一點。但是,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是絕對的,如果媽媽自身性格就很開朗,孩子在媽媽的影響下也會變得十分開朗,所以,這種說法也并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