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了,還哭著要「抱抱」,家長要知道其中的緣由

安妮 2022/08/16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家長可能很焦慮,情緒爆發到極點,少不了對孩子吼幾聲。小孩子似乎一點都不記仇,被父母吼了之后,還是哭著希望父母抱抱自己,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①:想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

別看孩子的年紀小,但他們也有是非觀念。父母大聲吼的時候,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的,惹爸爸媽媽生氣了。此時此刻,他們內心當中有愧疚,不過還是急于得到父母的認可,想知道在自己犯錯的情況下,父母是不是還疼愛自己。此時的抱抱是在試探,試探父母的情感。在孩子的潛意識里, 只有有情感溝通的雙方才會抱抱,所以,如果父母愿意擁抱他們,則代表父母還是愛他們的。

②:用自己的方式緩和關系

在孩子心里,抱抱是一種獲得安全感的方式,更可以讓他們與父母之間溝通情感。當他們犯錯的時候,他們感受到了家長的憤怒和不滿,孩子年紀尚小,對于父母這樣的情緒和狀態, 他們感到害怕、不安,所以十分希望調節這個關系,想通過抱抱的方式讓父母的情緒有所好轉,和緩態度。其實這也表示他們在向父母認錯,雖然這不是直接的言語表達,但也表達出了他們的思想情感。

③:希望獲得父母的安慰

小孩子對安全感的需求特別強烈,犯了錯誤,被父母吼時,他們十分無助,希望爸爸媽媽能給他們一個擁抱,安慰一下他那顆不安的心。

雖然父母批評教育孩子, 甚至吼孩子,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消極的、不良的情緒也的確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①:孩子性格的變化

有些孩子性格好,積極陽光、有樂觀的心態, 而有些孩子性格內向,膽小、自卑,這跟家庭教養方式有極大關系,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吼叫,那麼孩子會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長此以往, 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自信,總是害怕不被他人接受。

這樣的孩子不喜歡跟任何人訴說自己內心的想法,包括長輩、老師或是小伙伴,長此以往,也會導致情緒的積壓,一個人的不良情緒如果無法找到一個正確的出口, 不能通過和人交流傾訴,獲得認同感,那麼在以后的人際交往中,他們就會失去主動權,總是被動的接受或者聽別人的擺布,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有了想法,也會一味壓抑。

②:孩子和父母之間沒有感情紐帶,關系越來越糟糕

現在的父母總是 抱怨孩子太復雜,心里的想法太多,特別不聽話,實際上,這是父母不夠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從孩子小時候起,父母就能真正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積極的陪伴,孩子的成長之路則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如果孩子每次說了自己的想法都會遭到父母的嘲諷或不認可, 甚至是吼叫和打罵,漸漸地,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心門關上,不希望父母再靠近自己,如果此時父母還認識不到問題所在,堅持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只會越來越遠。

雖然父母和孩子之間有血濃于水的親情,但有些孩子未必從心底真正接受父母或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要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清除教育路上的障礙,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給孩子鼓勵和支持,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支撐和力量,這對于孩子來說,才是一生的財富和最有益的。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