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孩子「黏人」不一定因為愛,還可能是缺乏自信,家長一定要注意

安妮 2023/01/19

今天下午張女士帶著孩子在逛街,她女兒今天三歲了,是個可愛的圓臉寶寶。在逛街的途中遇見了張女士的同事,同事夸孩子可愛又漂亮,張女士讓孩子跟同事打招呼說一聲「阿姨好」,可是孩子一直拉著媽媽的衣服,躲在身后不出來。

張女士很尷尬地對同事說,「不好意思啊,我孩子平時不愛說話,今天也是因為黏我才出門的,否則她都不會出來露面,有些怕生人,妳別介意!」對于這樣的情況,同事表示沒什麼事,同時還告訴張女士,要重視一下孩子這種黏父母又怕生的情況,孩子可能有些缺乏自信。

對于同事的提醒,引起了張女士的重視,通過她的日常觀察以后,張女士的確發現,孩子有些缺乏自信。她發現,孩子遇見什麼事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后退,試都不試一下,雖說女兒很黏自己,但是帶她出去認識新的朋友,她會退縮。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跟張女士的女兒一樣,因為喜歡黏著父母,讓家長忽略了他們不自信的事實,所以家長要孩子黏人可能不是因為愛,可能是因為他們缺乏自信。

二、為什麼黏人是缺乏自信

首先,黏人的孩子喜歡躲在家長的身后

黏人的孩子一般都很喜歡待在家長的身邊,跟家長親密無間,可是一旦他們遇上了家長的熟人,他們就會立馬縮在家長的后面,讓家長這位孩子見到陌生人膽小,其實這是孩子的自我防備。就像蝸牛一樣,在遇見危險的時候,立馬將自己縮進殼里保護自己,而家長的身后就是孩子認為的安全地方,是他們的保護殼。

其次,他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下意識地后退

不自信的孩子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他們會下意識地拒絕面對,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自己無法完成挑戰,所以他們想都不想地就拒絕。如果家長鼓勵孩子勇敢地挑戰,在孩子看來,這是家長的強人所難。

再者,遇見問題,責任往自己的身上攬

有些孩子喜歡黏著家長,是因為他們在家長哪里能夠獲得保護,家長會幫助自己解決困難,不像在其他地方,遇見了困難還要承擔責任。因為不自信的孩子不管遇見了什麼困難或者出了什麼錯,他們都會把責任攬在自己的身上,怕自己給別人造成了困擾。

最后,不愿意與人交流

就像張女士的孩子一樣,很多孩子不愿意與別人打招呼,將自己縮進保護殼里,是因為他們害怕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給別人帶來了困擾。這樣的時間一長,孩子就慢慢地沒有自信,也會會害怕與人交流。

黏人的孩子,會讓家長的心情更加愉悅,因為誰都想自己的孩子跟自己親近,但是家長也要注意到孩子的性格發展,黏人可以,沒自信就不可以了,沒自信的孩子面對未來的挑戰是很困難的,所以家長要幫助自己黏人的寶貝,建立一些自信。

三、家長該怎麼做

第一,將會孩子學會冷靜地分析問題

有些孩子黏家長,是因為他們害怕承擔與別人交往的風險,他們怕遇見問題時候承擔責任。對于這樣的情況,家長要教會孩子冷靜地分析問題。家長要告訴孩子,在遇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冷靜,只有情緒穩定了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不對的情緒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第二,告訴孩子錯了要承認,沒錯要否認

當孩子冷靜地分析要問題以后,家長要告訴孩子,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往自己的身上攬,如果是自己錯了,就大方地承認錯誤,如果沒有錯誤,就靜觀事情的走向就可以了。同時要告訴孩子,有時候妳把所有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很有可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別人會覺得妳在博取同情,所以一定要分清楚對錯。

第三,讓孩子與人交流學會拒絕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學會孩子拒絕。因為不自信的孩子,他們總是選擇性地接受,對于別人的請求從來不會拒絕。他們害怕因為自己的拒絕而失去朋友或者讓別人討厭自己,家長要告訴孩子合理地使用自己拒絕的權利,畢竟一味地接受可能還會帶來不好的結果。

四、結語

黏人的孩子,會讓家長的心情很好,畢竟誰都想要親近自己的寶貝,可是有時候孩子黏人,是因為他們不敢出去社交,害怕面對問題,家長就要重視了,因為這樣的孩子可能是缺乏自信,家長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重塑自信。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