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6個孩子5個博士1個碩士,父親育兒心得:抓好國小階段的教育,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安妮 2022/08/19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都知道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我們聽過家長對老師說過對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就交給你了老師,一定要好好教育我家孩子」,但是你連自己的孩子都不用心,別人又怎麼能夠用心照顧你的孩子呢?

就像 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曾說的那樣:「 孩子是自己的,你不用心,沒有人會關心!

對于蔡笑晚老師可能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要知道他可是在「讀書無用論」盛行的年代里,憑借著自己的遠見,將6個孩子培養成了5個博士和一個碩士,就連主持人 魯豫都尊稱他為 「博士老爹」,眾多名人也都紛紛向他求教,因此他的家庭也被評選為 「全國最美家庭」

當談論到如何教育孩子的時候,蔡笑晚老師說道:「其實孩子們的智力都相差無幾,而家長的正確引導才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關鍵,想要孩子越來越優秀,就要狠抓國小階段的教育!」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就像蔡笑晚老師說的那樣,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要比其他任何人的都要有用得多,說句實在的父母最初的教育就將決定孩子未來是一個怎樣的人。

蔡笑晚老師在早期為了能夠讓孩子上學后,自己仍陪孩子孩子的身邊,曾多次搬家,當孩子上學后,也沒有將孩子全權交給老師,而是通過和老師的積極溝通,做好家校共育。

為了孩子的成長,夫妻二人甚至放棄了約會等一切不必要的活動,每當夜晚來臨,全家人都會坐在燈光下讀書,早晨也會給孩子給孩子播放英語節目,培養孩子的英語興趣。

蔡笑晚老師的6個孩子,在他們兩個的引導下,每一個孩子對學習都充滿了無限的向往,并不像現在孩子那樣只為了應付家長和老師,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做事專注要比補課更有用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蔡笑晚老師從來不主張孩子補課,因為那個時候家里的條件畢竟有限,所以當時蔡笑晚老師更主張讓孩子在上課階段專心將老師所講的內容全部聽完,要知道現在孩子能一堂課都專心聽講的,幾乎只有一兩個,剩下的孩子能專心個十分鐘都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一堂課少聽20分鐘可能當時沒有什麼感覺,但是時間一長孩子之間的差距就會被逐漸拉開,最后形成難以逾越的鴻溝,這個時候在想努力翻盤就已經晚了,因此我們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做要專注力培養,讓孩子更好的學習。

不恐智不達,唯恐德不修!道德培養越早進行越好

在蔡笑晚老師眼里,德智體美勞中,德是最為重要的,因此在將孩子培養成才之前,首先要將其培養成「人」,這樣孩子將來成才后才會更好的為社會、國家奉獻。

正所謂「不恐智不達,唯恐德不修」!很多家長都喜歡說孩子還小,等長大后就好了,但是當孩子出現惡習,而且沒有得到整改,那麼孩子的惡習將會伴隨一生,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說的那樣,「6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12歲之后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

因此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美德一定要趁早,可以利用繪本來更加直觀的讓孩子了解美德,并通過繪本中主人公的帶動讓孩子學會美德,從而變得更加優秀。

國小階段的教育并非教訓,而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蔡笑晚老師認為孩子國小的教育最為重要,但是國小階段的教育,并非教訓孩子,告訴孩子要好好學習,而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習上不僅要專注認真,更要注重學習方式和方法,放學回家后先學習再做其他事情等等,都屬于學習習慣的一部分。

當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掌握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后,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才會更加輕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要先教孩子成人,在教孩子成才,這樣孩子的未來才會前途無量。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