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育兒專家坦言: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寶寶,人生可能大不同

安妮 2022/11/08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簡單事」,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像是擺在父母面前的「小陷阱」,只有解決得好,寶寶這棵參天大樹才不會長歪長斜。

其中,「 寶寶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上幼兒園」就是這些陷阱中最讓家長頭疼的一個。

有些家長覺得,3歲是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時間。可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3歲上幼兒園其實是「拔苗助長」,起不到什麼效果。

那孩子到底幾歲上幼兒園才最合適呢?

育兒專家坦言: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寶寶,人生可能有大不同

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李玫瑾老師的一段演講,覺得對回答這個問題很有幫助,特地將它分享給家長們:

現在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急,孩子更急。明明還是什麼都還不懂的年齡,就把他們早早地送到幼兒園,不光學不到東西反而會害了孩子。

實際上,李老師的擔憂并不是毫無道理。對于3歲以下的寶寶來說,從家庭到幼兒園, 并不僅僅意味著環境的變化,更會引發寶寶生理和心理上的連鎖反應

特別是3歲,更是孩子心理變化的重要轉折點。

兒童認知心理學上將寶寶的三歲視為寶寶獨立意識產生的關鍵階段, 這個時候的寶寶將產生獨立意識,處于由他我向自我轉變的關鍵階段。

可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的限制,這個時期的寶寶常常會處于情緒失控的邊緣。這也意味著他們需要父母來引導他們適應這種變化。

如果父母不管不顧地將3歲的孩子送到幼兒園,而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的話,孩子「第一次叛逆期」的惡果就會被埋下來, 在今后的生活中像火山爆發一樣噴薄而出。

相反, 如果父母選擇讓孩子4歲上幼兒園,孩子就有機會多「緩一年」,父母也可以趁機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孩子今后的發展也會更加平順。

兩個孩子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人生也會有大不同。

同時,李玫瑾教授指出, 孩子到底幾歲適合上幼兒園,不能只看年齡,能否養成這三種能力同樣很重要

孩子到底應該幾歲上幼兒園?不能只看年齡,養成這三種能力可能更重要

★ 能力一:基本的生活能力 ★

幼兒園畢竟不比在家里,老師們要面對的是數十個孩子,要想老師做到面面俱到并不容易,難免會出現遺漏的情況。

這就要求孩子要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特別是獨立如廁和吃飯的能力,如果不能做到,孩子很大機率會在幼兒園吃虧。

正所謂「幼兒園小社會」,孩子要想能在幼兒園生活得更加如魚得水,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養成如廁,獨立吃飯,適應午休等基本的生活能力。如果說孩子就連 拉拉鏈,系鞋帶這些小事都很難獨立解決,孩子一定不會適應好幼兒園生活。

畢竟不管孩子是3歲還是4歲,只有學會了基本的生活技能才會獲得老師的「偏愛」。

★ 能力二:獨立午睡能力 ★

一般來說,現在的幼兒園大多都是全天上學的模式,這就需要父母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午睡的習慣, 一方面是為了幫助寶寶獲得休息,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前適應集體生活做好準備。

畢竟如果周圍的小朋友都在休息,只有個別小朋友因為無法自主入睡而大吵大鬧的話, 不光會引發老師的反感,就算在小朋友群體中也會受到排擠

★ 能力三:情緒管理的能力 ★

隨著現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獨生子家庭的增加,父母越來越不愿意讓家里唯一的這個小家伙吃苦。不僅處處為孩子提前考慮,甚至還讓孩子養成了「我行我素」的壞習慣。

孩子的情緒失控也成為擺在無數父母面前的大難題。

這些無法管理好自己情緒的寶寶來到幼兒園,不光會很難交到朋友,對今后的成長也會埋下大隱患。

1960年,心理學家米歇爾的「軟糖實驗」證實,那些長大后取得更大成績的人,大多從小都有著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相反,如果不能做好情緒管理,孩子長大后反而會成為「 情緒的奴隸」,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后也很難取得多大的成績。

寫在最后

俗話說養娃無小事,父母與其糾結于孩子幾歲上學,倒不如為孩子養成這三種能力,這樣孩子才能在人生的彎道上過得更加平滑和順利。

ps:本文圖片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