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只關注培養孩子的智商發展,從而忽略了情商教育,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根據研究發現: 孩子情商的高低可以關係到他們未來的生活,家庭,甚至整個人生。
如果你只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那麼你的孩子無論是心理上還是性格上都會出現偏差的。
哈佛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 一個人的成功有20%歸功於智商,有80%取決於情商。
我們家長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但如果過於懂事可能是孩子心理出現了缺失, 如果不及時糾正的話,反而會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
要知道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你的教育會直接取決於他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這4種懂事的行為,暗示長大後情商很低,家長要及時糾正。
1、從不耍性子,做什麼都很有「分寸」
按理說,小孩子心智還沒有成熟,哭鬧、任性都是常事。如果小小年紀就懂得看別人眼色行事,懂得隱藏自己的情緒,那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那到底是什麼導致他們這樣的呢?沒有天生的「乖」孩子,肯定是某個契機讓孩子認識到了他必須這樣。或許是父母的嚴厲管教,又或許是家長的動輒打罵。面對這些,他們怕了。
2、過於謙讓,其實是不會爭取。
過於謙讓也是一種常見的「懂事」行為,小孩子往往具有極強的表現欲,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誇獎。當一個孩子表現得非常謙讓,總是把表現的機會讓給他人,其實也證明了他不會爭取。這樣的孩子沒有辦法抓住命運給予的機會,只會一退再退,最終一事無成。
3、「自製力」太強,喜怒不形於色
就如同之前超市里的那個小女孩一樣,她明明是想要那個玩偶的,但當母親拒絕了她的要求之後,她居然也「欣然」接受了。我不相信,她真的就不想要了。只是因為她知道,不管她做什麼也不管用,既然如此,還不如不要。
4.不會拒絕
脾氣好的人,在與別人交往時的確能輕鬆很多,不過這些小孩通常會被別人冠上"老好人"的帽子。因此家長要注意,小孩如果總以這種形象出現在他人面前,總把所有時間和精力放在他人身上,討好別人,而忽略自身感受,最終只會導致自己的事情無法解決
Wendy媽有話說:
家長如何培養小孩情商?
一、教會小孩有主見
小孩出生之後就代表著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適當表達自己意見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家長一定要鼓勵小孩說出內心真實想法,告訴他們要做一個有主見的人。有主見的人,不僅在複雜的社會可以堅定內心,不被他人誘惑,同時未來也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二、多帶小孩接觸社會
小孩長大之後總要進入社會,想知道孩子的情商,其實也可以通過觀察小孩的人際交往能力如何。因此家長平時一定要多帶小孩走出去,讓他們接觸社會的各種行為,來激發自己的社交能力,在與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小朋友可以從同齡人身上學習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都比較在意他們的成績如何,過分注重智商,其實比起智商,情商更重要。不管在什麼時候,情商都可以發揮它的強大作用,小朋友長大之後總要進入社會,情商高的人不管自己面對什麼樣的境遇,都不會成為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