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現在網絡信息越來越發達,有時候一些寶爸們經常會在網上發出靈魂質問為什麼寶寶們不親近我,而更愿意去親近媽媽。
即使我怎麼樣去逗寶寶開心,好像都沒有我在她媽媽心中地位一樣重要?
這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困惑的吐槽,但是這也更加說明了現在社會寶爸的大部分狀況。
孩子們更加傾向于自己的媽媽,而不太喜歡自己的爸爸。
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原因呢?有些事情讓人不由得深思,卻有些讓人覺得啼笑非笑。
我記得我看過一個視訊,那個視訊之中小孩子呀呀地還含糊不清地說著我們聽不太懂的話語。
這時候爸爸抱著孩子一臉認真地問道:「寶寶,你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
孩子咿咿呀呀地回復道:「我喜歡媽媽!」
這時候爸爸有些不愿意了,有些生氣地問道:「為什麼你喜歡媽媽就不喜歡爸爸呢?」
這時候的孩子歪著腦袋思考了很久,用自己含糊不清的話語說道:「因為爸爸,你總在拉屎呀。」
這個一段視訊讓人有些捧腹大笑,卻有一些覺得無可奈何。
好像自古以來的觀念,爸爸都覺得帶孩子嘛,是媽媽的事情。自己身為一個大男人的,哪懂這麼多?
卻也殊不知,也正是因為他們這樣的想法,才讓孩子們對爸爸們越來越發疏遠。
在孩子們的腦海之中,爸爸就好像是一個一直不回家,一回家也就是忙于上廁所的角色,而照顧自己的都是媽媽。
所以在本能上,孩子們都更加傾向于喜歡媽媽。
那麼為什麼在現在社會上孩子們都更加樂于傾向于喜歡媽媽呢?我想無非就是以下的三種情況。
一、 不熱衷于陪伴孩子的成長
就在這段視訊之中,我們很明顯地能夠從寶寶那一句簡簡單單的畫面。
在一個家庭之中,大部分的爸爸都是扮演著上班掙錢的角色,回到家中,總會覺得自己在外面辛苦了那麼久,回到家中就應該好好休息。帶孩子什麼的肯定是由自己的媳婦操勞,自己沒必要操勞那麼多的心。
然后在家忙碌了整整一天的母親,面對孩子父親回家了,這樣情況都很會喊自己丈夫來幫自己帶孩子, 但是有一些丈夫就不愿意給自己增添負擔,于是都會找借口上廁所而逃避。
也正是因為如此,于是在寶寶的腦海中, 他們就覺得爸爸好像一回來就是在廁所度過的,爸爸也不陪我玩,還是媽媽一直陪我玩,還是媽媽最好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寶寶們更加愿意和母親在一起玩耍,而且面對爸爸的提問,孩子們也是會更加毫不猶豫地回答自己當然是喜歡媽媽呢。
面對這種情況,爸爸們不要著急訓斥孩子,而是思考自己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是不是真的參與了寶寶的成長?而且仔細想想,是不是很多時候為了偷懶而選擇不陪孩子玩?
二 、總喜歡有事沒事去欺負孩子
我不知道是不是天底下的爸爸總會有那麼一些癖好,喜歡把自己的孩子逗哭看著孩子們哭就覺得很有意思,然后再去哄孩子。
雖然有時候我們也不太理解爸爸們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麼?但是很多時候這樣的行為是真的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以至于一看到自己的爸爸,孩子們都是哇哇哭著跑到自己媽媽懷中。
我們在網上或多或少地看過各種爸爸的帶娃日常, 以至于很多網友吐槽爸爸帶娃孩子能活下來,那真的是實屬不易。
從以前的爸爸帶孩子就是把孩子綁在墻上,然后到現在的爸爸帶孩子把孩子往地上一扔,自顧自打游戲,在網上我們總能看到各種來自媽媽吐槽,以至于我們現在不由感慨爸爸們的坑娃日常時越來越多了。
以至于有時候寶媽瘋狂吐槽,讓 爸爸帶娃,那真的是過得提心吊膽,也說恨不得把自己的老公給扔出去,讓他也體會體會一把孩子們的痛苦。
就拿我爸和我弟弟來說,有時候我真的都特別同情我弟,因為我弟年紀可小。
然后我爸好多次因為加班就回來就特別晚了,可能有的時候回來已經凌晨了,這時候我弟弟已經睡著了。
但是我爸每天晚上回來就喜歡把我弟弄醒,然后看著我弟嗷嗷大哭然后就能笑得可開心了,留下我媽一個人在那咆哮:「你是不是抽風了?我好不容易才把他哄睡的!」
然后有時候我爸更過分,經常拿東西逗我弟弟,然后故意讓他拿不著,然后氣得我弟在地上嗷嗷大哭,然后我爸還可幸災樂禍地看著我弟哭得不成樣子,然后跟個小孩一樣的對我弟弟說:「你哭我也不給你,你氣不氣?」
于是這種情況下我弟哭得更大聲了。
以至于一到后面我弟每一次有啥事都會找我和我媽打死也不去找我爸,有時候我爸還可納悶,為什麼不來找我?我一般都默默翻了個白眼,你自己平時干了點啥?心里沒點數嗎?
三、媽媽辛苦帶娃
我們都知道女性從懷孕到帶娃是有多麼的不容易,他們對待寶寶是極為耐心的,從寶寶的吃喝拉撒到生病關懷。
所有的成長細節都離不開母親的陪伴,即使寶寶年紀還小,還不太懂得什麼,但是他能知道這個人是陪伴著他的,并且無論是味道還是嗯關懷,寶寶們都能夠理解,于是在本能上寶寶們當然會更加親近自己的母親,而不是會選擇和天天欺負自己的爸爸親。
畢竟孩子們是能夠最直觀地感受到媽媽對自己好,然后爸爸就可能更多的是一種坑貨的形象出現。有時候更過分的爸爸一直讓自己哭,讓孩子就更喜歡媽媽。
總結
孩子親近媽媽是有原因,這時候爸爸更應該多多關照自己的孩子,不要有事沒事就欺負自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