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喜歡「熊孩子」,這樣的孩子既給父母帶來麻煩,又會讓周圍的人困擾。有些人認為「孩子就是調皮一點,又不是犯了什麼大錯,而且孩子好奇心這麼強,難道不是聰明的表現嗎?」
孩子調皮搗蛋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連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今后在生活中、學習中,難免會受到別人的排斥。每個「熊孩子」背后,都有個把他寵壞的家長,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些特征,別懷疑,他已經被你寵壞了。
1、做不到與他人分享
孩子都會經歷自私的階段,很難主動去分享東西,但家長只需正確引導孩子,就能讓孩子懂得分享。有些孩子,別人拿他的東西就像是要了他的命一樣,還會又哭又鬧的抵抗,這其實就是被家長寵壞的結果,家長會激發孩子的私心,孩子太過自私,自然不愿意分享。
2、要求并控制父母
孩子向家長表達需求時,會撒嬌討好家長,但有些孩子不會這麼做,他們更多想通過控制家長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比如說,孩子想讓家長陪自己出去玩,無論家長在做什麼都要立刻停下滿足孩子,如果家長不依,孩子就會跟家長賭氣,嚴重時還會在家長身邊搞破壞。
這其實是孩子控制家長的表現,通過控制家長,孩子可以顯示自己的地位,證明自己在這個家里是最重要的,時間長了,當孩子離開家走進學校、步入社會,孩子會發現自己并不能成為學校中、社會上那個最重要的人,內心的落差感會讓孩子的人生走向低谷。
3、用你的東西換取他想要的
家長正專心做一件事時,突然孩子跑過來把自己手頭上要用的東西拿走了,可能是手機、可能是資料、可能是工具,當你跟孩子要時,孩子會跟你提要求,只有你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才會把拿走的物品還給你。
這其實是變相搶劫,如果家長妥協,孩子會一次又一次這樣的方式提出要求讓家長滿足自己,時間長了強盜邏輯根深蒂固,對孩子未來發展會造成不利。
4、對誰都亂發脾氣
孩子發點小脾氣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分場合、不分對象的發脾氣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愛發脾氣,是因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就是說非常任性。
其次孩子不分對象的發脾氣,說明孩子不懂基本的禮貌,而且過度自我,當孩子認為自己最重要的時候,就會忽視自身潛在的一些問題,如果家長不及時幫助孩子糾正,孩子今后的發展會遇到很多障礙。
5、永遠都不知足
有個詞叫「欲壑難填」,這其實是孩子自小不知足造成的,如果家長總是試圖去滿足孩子的需要,而不引導孩子去追求更好的,孩子將永遠得不到快樂。
物質條件或許能夠通過金錢填補,但精神上的空虛是金錢填補不了的,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多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而不是對身邊的一切都表示不滿意。
看過之后你家孩子對上了幾條呢,其實孩子的本質并不壞,家長們要做的就是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并幫助其糾正,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