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有遠見的父母都幫孩子養成三個好習慣,即使天賦普通,未來也能成為人生贏家

小魚 2022/09/20

孩子出生後,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將來成為一位優秀的人。但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聰明機智的人,因為智商大多取決於父母的遺傳,高智商的父母往往更容易生出聰明的寶寶。

不過後天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家長只要抓住了孩子大腦發育的幾個高峰期,就能幫助孩子提高智商。而有遠見的父母,也會「狠下心」幫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讓孩子受益終身。

01 培養閱讀習慣,擁有改變人生的力量

著名教育學家吉姆.特利裡斯曾經指出:如果你能引導孩子喜歡閱讀,會影響一個孩子的未來。

研究顯示,從小有大量閱讀的孩子,他們的學習能力普遍更強,學習成績也更好。而缺少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普遍較弱。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短期來看,閱讀可以幫助孩子積累寫作素材,增強寫作能力。閱讀能力越高,越有助於各學科的學習。

從長遠看,閱讀是一項終生受用的習慣,閱讀的益處更是數不勝數。

閱讀可以開闊視野、可以增長見識,可以讓人不出家門而知天下事。

孩子在閱讀中被書中的人物所打動,從而受到薰陶。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閱讀給人勇氣和戰勝困難的力量。

閱讀還會讓人找到成功的方法。

許多成功人士在接受採訪時透露,閱讀是他們取得成功的秘密武器。比如著名講書人樊登,通過閱讀改變了命運。股神巴菲特和他的合作夥伴,都是愛讀書之人。

如果說,有什麼好習慣能讓孩子受益一生,那麼閱讀一定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02 養成自覺管理時間的好習慣

現在的孩子多半都有拖延症,學會時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前期做什麼事都有計劃,並且有自製力和執行力,那麼到最後關頭才不會手忙腳亂,顧此失彼。

如果孩子像課程表一樣安排時間,孩子會發現,長遠來看,學習會是一件不那麼困難的事情。

不要在最後的時間裡做填鴨式用功,孩子會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利用好時間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學會捨棄——聰明的孩子,會每次只拿起一本書,認真閱讀;每次只翻開一本習題冊,認真做題。他們會按照重要性以及自身的情況來安排學習的順序。

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安排時間——有時候感覺孩子看了兩個小時的書,實際上真正看進去的時間還不足一個小時。因為看書和背書的時候很容易走神,很容易受到各種干擾。

更高效的辦法是做題。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會起到活躍大腦的作用,可以強迫孩子集中注意力。

03培養運動習慣,讓孩子擁有成就幸福人生的基石

美國芝加哥有所學校曾做過一個關於運動的實驗,叫「零時體育計畫」,就是讓孩子提前到校,先運動,再學習。

實驗結果顯示,每天到校後先運動再上課的孩子,上課時專注力和記憶力都更強,學習效果遠遠優於不運動或者運動不足的孩子。

為什麼運動後上課的效果更好呢?

腦科學研究顯示,運動時,大腦前額葉會更活躍。大腦前額葉是負責注意力的,所以運動後孩子的專注力會更高。

運動還能增加大腦中海馬回的腦細胞容量,使孩子記憶容量大,思維更敏捷,所以記憶力更強。

運動的好處還遠不止於此。腦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運動對大腦還有很多好處。

運動能讓大腦分泌多巴胺。多巴胺的作用大家並不陌生,它是一種正向的情緒構成物質,也被科學家稱為「快樂素」。因此,有運動習慣的孩子往往開朗、樂觀。

運動可以給腦細胞提供肥料,加強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形成豐富的神經回路。

愛運動的孩子,收集、分析、利用、整合資訊能力都比不運動的孩子更強。

另外,孩子在運動的時候,往往要和同伴們合作。以打乒乓球為例,在打球的過程中,孩子們需要遵守相應的規則,互相配合,才能體會到打球的樂趣。這無形中教會了孩子規則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運動還能教會孩子堅持,這是孩子未來戰勝困難非常重要的質量。

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的全惠星,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在提到教育秘訣時,她分享了培養孩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

養成運動習慣的孩子,長大後不僅身體更為強壯,綜合競爭力更強,更容易取得成功。

Wendy媽有話說:

行動會變成習慣,習慣會決定的人生。養成好習慣,收穫美好人生。

當然,羅馬非一日建成,習慣非一日養成。在培養孩子習慣的過程中,我們不可急於求成,慢慢來,反而比較快。

當你的孩子有了這三個好習慣,即使天賦普通,也能成為人生贏家。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