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陪孩子寫作業,4種無用且讓孩子反感的行為,建議家長別再做了

小魚 2022/09/20

很多父母因為擔心孩子的學習問題,所以總是愛在孩子寫作業時陪在孩子身邊監督他和輔導他。

而在父母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面對很簡單的題目卻一籌莫展時,總是會忍不住發脾氣,這也導致了很多孩子特別害怕自己做作業時父母陪伴在身邊。

父母們覺得自己陪伴孩子做作業使是一件好事情,能夠讓孩子更專注地去學習,也能在孩子面對難題時給孩子講解並幫助孩子解答難題。但事實上,如果在陪孩子做作業時,父母有以下4種行為,不但會引起孩子反感,還會使孩子的學習成績越變越差。

1.全程陪同在孩子身邊

在孩子寫作業時,很多家長怕孩子分心,所以會全程陪伴在孩子身邊監督他們,當孩子有一點懶散行為時,父母們就會馬上阻止。

其實這在無形中給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做作業本來就是一個耗時又耗腦的工作,在這個高強度的環境下,孩子們需要一點屬於自己的空間去思考,更需要時間去讓大腦和眼睛休息。

如果父母們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會導致孩子心裡十分緊張,還會使孩子變得十分疲憊。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是學不進去的,相反還可能會導致孩子從此開始討厭學習。

2.催孩子

與孩子寫作業中出現最多的毛病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形成對應關係,在陪孩子寫作業中,父母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各種催:

快點吃飯,吃完飯後趕緊寫作業!

還不快點,看看都幾點了!

還有數學作業,快快快!

……

有調查顯示,孩子最討厭的問題就是:每天放學回家,爸爸媽媽問的那句「作業做完了嗎」。這句話就像家人一進家門直接問你「飯做好了沒有」一樣,惹人厭。

因為,它傳遞給孩子的一個資訊是,爸爸媽媽關心作業,勝過關心我。孩子不是不喜歡寫作業,而是不喜歡我們的溝通方式。

3.吼孩子

孩子寫一道數學題,上了3趟廁所;

一個簡單的拼讀,你整整教了2個小時,結果娃還是讀錯了;

你想克制自己的情緒,一看娃潦草的字跡,再也控制不住。

於是,你排山倒海,對娃大吼大叫:

「麻煩你動動腦子,這個字是這樣寫的嗎?」

「我簡直想抽你幾鞭子,太不像話了,看看你這答案,錯了多少!」

「我怎麼能生出你這樣的兒子啊」……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爸媽:一輔導娃作業,必定大吼大叫,氣到跳腳。每每輔導娃作業,父母都有種「恨鐵不成鋼」「咬牙切齒」的仇恨感。相比于催,吼對於孩子的傷害更大。

4.不停打斷孩子

父母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夠完成得又快又好,所以經常對孩子的書寫提出更高要求。

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某個字寫得不夠整齊,或者筆劃寫得不夠標準時,就打斷孩子寫作業的進程,要求孩子立刻進行更正。

其實如果孩子寫作業的內容沒錯,只是因為字體美觀等小問題就打斷孩子寫作業,反而會打斷孩子的思路,從而進行重複的思考和運算。

因此,如果父母認為孩子確實有需要更正的地方,不妨等到孩子寫完一道題,或者等到孩子全部寫完作業後,父母再一一指出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

這樣孩子寫作業時的答題思路更連貫,完成作業效率也更高一些。

Wendy媽有話說:

家庭作業可以說是孩子每天課後都要完成的一個重大學習任務,之所以需要父母從旁輔導,就是因為年幼的孩子缺點還比較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比較差。

如果父母沒有掌握正確的輔導作業的方式,只會對孩子的教育起到反作用,還會讓孩子生出反感的心理。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