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今年57歲了,別看他平時工作雷厲風行,但在體檢這件事上,卻是個十足的「膽小」份子,上一次的體檢記錄還停留在08年。張叔的人生口號就是:該來的都會來的,躲也躲不掉,體檢也沒有必要。
但今年,張叔的身體實在扛不住了,體重掉了20多斤,面色蠟黃,精神萎靡。在家人朋友的好幾次勸說下,才去做了體檢,結果顯示甲胎蛋白超標10倍多,再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肝癌晚期。
醫生嘆氣道,張叔這是肝病轉化來的,要是早點體檢,或許一切都不會發生。
肝病是世界范圍內的重大公共問題,上海《肝臟》雜志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200萬人死于肝病,其中約有116萬人死于肝硬化及其并發癥,78.8萬人死于肝癌,所有因這些肝病而導致死亡的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3.5%。這些數值還沒有加上酒精性脂肪肝、酒精肝以及藥物性肝病,如果都加上的話,比例會更高。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肝病科主任醫師王江河表示,肝臟是個十分「隱忍」的臟器,當身體出現明顯癥狀時,往往病程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
其中,肝硬化就是大部分肝臟疾病的最后階段,如酒精肝、脂肪肝、慢性肝炎等沒有盡早干預,后期都可能會演變成肝硬化。
發展到肝硬化早期時,身體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等到癥狀明顯時再干預多半是來不及了。所以一定要定期進行檢查,發現這4個指標異常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1.甲胎蛋白(AFP)升高
甲胎蛋白是肝臟的腫瘤標志物指標,出現指標異常升高很可能與肝癌相關。當然,也可能是肝臟內存在炎癥,發現異常要及時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2.肝實質增粗
在影像學檢查時發現肝臟密度過低,可能與肝組織細胞、血管變粗相關,這些異常會導致肝臟正常功能受影響。
3.肝脾腫大
肝臟發生細菌感染后容易誘發炎癥發生,而炎癥會導致肝脾腫大,在影像學檢查中可及時發現。
4.谷丙轉氨酶(ALT)升高
谷丙轉氨酶指標異常升高,很可能與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相關,但也有部分人群是由于過度勞累、藥物、飲食因素導致的指標上升。
當肝臟功能出現問題時,身體其實會有一些異常的癥狀表現,日常要及時抓住這3個信號,盡早就醫治療。
1.腿部發癢
該癥狀是肝病患者身上較為常見的癥狀之一,由于肝細胞發生異常病變會讓體內[雌☆激☆素]含量飆升,大量的[雌☆激☆素]隨著血液循環流向全身,腿部皮膚會因此而受到刺激,出現異常的瘙癢癥狀。
2.腿部腫脹
肝功能異常會讓肝細胞異常壞死,體內的蛋白質含量也會因此而降低,為了維持蛋白質平衡,大量的血液會流向身體組織,表現為身體異常的腫脹,其中又以腿部最為多見。
3.腿部皮膚發黃
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下降,會導致身體膽紅素代謝異常,進而出現異常的黃疸表現,具體表現為皮膚、虹膜、足部發黃。
肝病的發生與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之間有很大關系,如果你還在做這4件事的話,一定要盡早改掉。
1.飲酒
酒精進入體內主要通過肝臟進行代謝,當攝入的酒精超過肝臟所能負荷的量時,會導致肝功能受損,誘發酒精肝、肝纖維化等病發生,嚴重時還會誘發肝癌。
2.長期熬夜
肝臟是體內最主要的代謝器官之一,在中醫看來,其具有自己的生物鐘,在夜間11~1點是最為活躍的時間點。長期熬夜會導致肝臟無法正常完成對毒素的代謝,大量毒素堆積在體內,會導致肝細胞功能異常,還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其他的異常表現,如皮膚粗糙、疲勞、火氣大等。
3.亂吃藥
肝臟是體內最大的消化器官,食物、藥物都需要通過肝臟進行代謝,濫用藥物會導致肝臟功能損傷,容易引起藥物性肝炎發生。
4.飲食不節
日常飲食中攝入過多的熱量和脂肪,會導致身體的消化壓力增加,大量的脂肪堆積在體內容易導致身體肥胖,誘發脂肪肝發生。
顯而易見,肝病在我們國家發病率很高,想要擁有健康的生活,平時就要注意對肝的保護,只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真正為健康保駕護航。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