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實施《芯片和科學法案》國家安全保護措施的最終規則,這個規則主要有兩點。
1、禁止芯片基金受助人十年內在其他相關國家擴大半導體材料生產能力。
2、限制芯片受助人與相關外國實體開展某些聯合研究或技術許可活動。
這個所謂的受助人,就是指從美國拿芯片補貼的企業。而從這兩點,很明顯可以看出來,美國的目的,就是限制這些在美國拿芯片補貼的企業,不允許其在中國大陸擴產,逼著他們「二選一」。
而這個擴產,具體指的是28nm以下的先進芯片的擴產比例被限制為5%,而28nm或更成熟的舊技術的擴產將被限制為10%。
而對于這個政策,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說的非常清楚了:「這些護欄將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并幫助美國在未來幾十年里保持領先。」
可見,美國其實就是逼著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英特爾等等企業,慢慢撤出中國,選擇在美國擴產,這樣美國就會持續保持優勢。
目前台積電在南京有工廠,三星、SK海力士等在中國也有生產工廠,特別是三星、SK海力士等,在國內的DRAM 、NAND閃存廠產能還非常大。
而美國的芯片補貼,三星、台積電、SK海力士都有申請,一旦申請到手,就得接受美國的限制,那麼接下來就無法擴產,無法升級,怎麼辦?
那麼有幾個可能,第一是這些台積電等不要美國的補貼了,那麼就不受限制,第二則是要麼現有的廠保持不動,不再擴張了。第三則是這些廠要麼轉售或轉為生產其它的一些產品。
這三種結果中,第一種對我們是有利的,但很大可能台積電等,并不會選擇這一種,而另外兩種,對于中國芯片產業而言,都是不利的。
當然,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們,也是左右為難,因為它們同樣面臨著,在美中兩強間選邊站的壓力,選誰都是一個問題。
不過說實話,在目前階段,我認為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們,更愿意選擇美國這一邊,畢竟像EDA、半導體設備、材料、IP等,美國處于統治地位,一旦得罪了美國,美國斷供這些東西,三星、台積電、SK海力士們也得抓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