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月,梅艷芳告別儀式,大半個香港都來了。
劉德華、王菲、謝霆鋒、甄妮、張學友、林青霞等等。
媒體早早就把相機擺在了靈堂外,等待「大新聞」。
敏感的他們捕捉到了這樣一幕,在一眾哭泣的面龐中,出現了一個女人臉上一直掛著嫌棄的表情,有人打噴嚏她都要翻一個白眼。
這個女人就是羅美薇。
事后,媒體爭相報道羅美薇,罵她不講情義。
丈夫張學友站出來極力維護妻子,她的潔癖人盡皆知。
可媒體和觀眾不買賬:潔癖也要分場合。
許多人詬病,殊不知,這場世紀葬禮的費用全都是羅美薇承擔。
梅艷芳的母親只想趴在梅艷芳身上吸血。
梅艷芳和羅美薇是干姐妹,那些年,唯一能讓梅艷芳感受到親情溫暖的就是羅美薇了。
她的「大眾緣」不好,「朋友緣」卻特別的好。
小時候,羅美薇父母失婚。
誰都沒有爭奪她的撫養權,甚至將幼小的她丟在了外婆家,她隨著婆婆一起長大。
被丟棄的恐懼一直圍繞著她,以至于她總是以某種帶刺的方式保護著自己,她有嚴重的潔癖,甚至有些偏執。
長大后,羅美薇越發美麗。
還入契何冠昌夫婦家,和梅艷芳成了干姐妹。
梅艷芳家庭也不幸福,從小就被母親送出來賣藝,兩個凄苦身世的女孩相依為命,比親姐妹還要好。
1985年,黃百鳴籌拍「開心鬼」系列電影,需要找大批年輕女孩加入。
就這樣,他選中了面容姣好的羅美薇。
羅美薇20歲,拍攝了人生第一部電影《開心鬼放暑假》。
電影播出后,羅美薇與羅明珠、袁潔瑩、李麗珍、陳嘉玲、柏安妮組成了「開心少女組」。
幾個風格迥異,青春靚麗的女孩引領了當時一陣風潮。
1986年與吳耀漢、馮寶寶主演喜劇電影《八喜臨門》飾演吳家的二女兒彩愛。
也是這一年,羅美薇拿到了另一部電影《癡心的我》的劇本,開始了拍攝。
與她搭檔的是新人歌手張學友。
那是張學友第一次拍電影,一時間分不清戲劇還是現實,吻羅美薇的時候他心動了。
後來他說:一時間沒搞清什麼是真的,我就追她了。
羅美薇也心動了,她說自己好像觸電了。
張學友沒什麼名氣,羅美薇已經是學生女神了,兩人的感情很快受到了關注。
張學友公開稱贊羅美薇是其中最美的一個。
羅美薇的事業節節高升,片約不斷。
1987年與爾冬升聯合主演喜劇電影《歡樂5人組》,與張國強、湯鎮業主演愛情喜劇電影《你OK,我OK》,又和劉德華、莫少聰等當紅小生合作。
張學友的事業卻來到了低谷。
張學友發出專輯卻只有2萬的銷量,每次上台都噓聲一片。
沒有人聽他唱歌,全是雜音。
羅美薇的事業卻越來越好,這給了他很大壓力。
張學友每天喝酒度日。
有一次,梅艷芳過生日,請好友們到場慶賀,那時候香港女演員的收入不高,身穿的華服都是租來的。
因此梅姐開場的時候就囑咐大家不要扔蛋糕。
梅姐是羅美薇的干姐姐,張學友也很重視這場活動,拍完戲穿著戲里的雨衣就趕緊趕過來了。
那時,他經常醉醺醺的。
現場竟然有人扔起了蛋糕,媒體大肆報道是喝醉的張學友所為,還心機的穿了雨衣。
在場的女明星無奈只能把臟了的禮服買下,有的甚至心疼的在廁所哭。
氣得梅艷芳好久沒理張學友。
張學友解釋不是自己,只有羅美薇相信。
那個「兇手」始終沒有站出來,羅美薇每次面對記者都會解釋,卻無濟于事。
張學友喝酒的毛病還是不改。
羅美薇選擇了分手。
張學友十分痛苦,羅美薇也不好受,留下一句:如果戒酒,一切還有余地。
幾天后,張學友寫了一首歌《離開你七天》。
那段時間,在麻醉和愛情之間,張學友反復掙扎,選擇了羅美薇。
1988年年底,張學友重新對羅美薇發起追求。
羅美薇看到張學友的變化,鼓勵他一定要振作,一切都會變好。
她沒有立刻答應張學友的復合請求,也沒有離開他。
陪著他一起發行了《給我親愛的》。
這首歌讓張學友重回一線歌手的行列,之后又發行了《每天愛你多一些》《吻別》,讓他沖進四大天王行列。
眼看張學友振作起來,羅美薇松口答應重歸于好。
羅美薇也不甘示弱,影片一部接著一部,還獲得了第29屆金馬獎。
1993年,羅美薇出演了《女人當自強》,張學友發行了《吻別》。
兩人事業越來越忙,總要有一個負責照顧家庭。
羅美薇選擇了犧牲自己。
放棄巔峰時期的工作,回到了家庭,而這時兩人還沒有領證結婚。
1996年,羅美薇和張學友在倫敦秘密結婚,沒有鮮花沒有戒指也沒有盛大的儀式,就這樣結束了10年的愛情長跑。
婚后,羅美薇生下了女兒。
家里的一切大小事都由羅美薇打理,張學友負責在外實現理想。
她潔癖的毛病沒有改,家里換了將近20個打掃阿姨。
其中有一個做的還不錯,卻因為偷東西觸了羅美薇的霉頭。
這位阿姨拿著張學友和羅美薇的照片去賣,氣得羅美薇將她告上法庭。
找不到合適的阿姨,很多事情只能她自己親力親為。
在生活中,羅美薇對張學友的管教也很嚴厲,不允許張學友養任何小寵物。
回家要用消毒水,才可以抱女兒。
甚至有時候不讓張學友的媽媽抱女兒,只可以他們夫妻和阿姨抱。
出去吃飯也要自己備好碗筷。
這些被大眾詬病的毛病,張學友都接受了。
因為沒有一個女人能為他放棄巔峰的事業,當時的羅美薇可是和張曼玉、鐘楚紅齊名的最有潛力的女演員。
也沒有任何一個女人會在他一無所有的時候等著他愛著他,甚至連鮮花和婚禮都可以不要。
2004年,梅艷芳葬禮事件,媒體對羅美薇抱怨連連。
卻不知道昂貴的喪葬費是羅美薇出的,可見她對梅姐的感情。
1999年,世界小行星協會給予正當紅的張學友為一顆小行星命名的機會,他把它起名:MAY。
那是羅美薇的英文名。
此后,演藝圈沒有了羅美薇的名字只剩下了張學友。
而張學友名字的背后永遠有著羅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