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富察皇后身為大清的國母,富有天下,她一生克勤克儉,堪為天下人的表率,可這樣一個人,為什麼會落得個兒子早夭,英年早逝的下場呢?
不顧底下人的感受
蓮心是富察瑯嬅身邊大丫鬟,從潛邸的時候就服侍她,忠心耿耿。富察氏成了皇后,她與素心(素練)成了長春宮的大宮女。皇后不喜歡嫻妃,蓮心也不喜歡,對嫻妃從來沒有好臉色。(阿箬當初笑話她配給王欽就是這個原因)
皇帝身邊有一個大太監叫王欽,王欽每天伺候在皇帝身邊,對皇帝的事情知道最多。
皇后為了籠絡王欽,欲在素心和蓮心兩個當中選一個配給他做對食,在她猶豫不定時,金玉妍以蓮心和王欽同是漢人有共同語言的理由,使皇后下決定將蓮心配給王欽。
蓮心一個清清白白的大姑娘怎麼愿意嫁給一個老太監?她百般哀求,皇后不為所動。成親后,王欽變態的行為更讓蓮心生不如死。
晚上,王欽每服用禁藥「阿肌蘇丸」后,就想盡辦法折磨她,打她,擰她,咬她,用尖銳的東西刺穿她的肌膚,她全身上下看不見的地方沒有一塊好的,痛不欲生。
蓮心忍無可忍,想用「失足落水」來結束這段痛苦的人生。結果,被她昔日不喜歡的嫻妃等人所救。嫻妃讓她忍耐,并承諾會想辦法救她出去,這才讓她看到希望。
蓮心成婚后,性格再不復從前,皇后看她欲欲寡歡的樣子也能猜到一二,但為了大局只能視而不見。
後來王欽事發被賜死。皇后還曾經對素心(素練)說過這樣的話:「 你比較穩重,懂的轉圜,當初如果把你賜給王欽,也許不會落得如此。」這番話可把素心嚇壞了。
在皇后心里,宮女只是一個物件,雖然她從未「苛待」過下人,但也不考慮她們的感受。這樣的行為讓底下人寒心,甚至生仇。
同比之下的高晞月和金玉妍卻沒這方面問題,她們最信任的丫鬟都對她們忠心耿耿。
為了博得好名聲,克扣底下人月俸
皇后為了博得一個賢良淑德的好名聲,克勤克儉以身做則,可謂天下人的榜樣。這本是百姓之福,又是她身邊人之禍。
宮里上至太后下至太監宮女每個月都有相應的月俸。皇后不但自己克儉,連帶長春宮的宮人們,月例銀子和年節賞賜她問都不問,就做主只要一半。
某次年節,內務府給各宮主子和宮女太監發賞賜,宮女每人八套衣服,皇后對素心(素練)道:「別宮的不管,長春宮的從本宮到宮女,每個人的賞賜以及月銀減半。」
素心里一顫,皇后接著道:「反正你們在宮里有吃有住,也不需要花費什麼。」
素心只得道:是。主子娘娘發話了,她能說什麼。素心有個得富貴病的娘,只要好生將養著,日日湯藥調理著,性命無礙的。家里又有妹妹照顧,她也能省不少心,但全家都在等著她的月俸。雖然她身為長春宮大宮女,面上榮光,里子都是空的,別說賞賜連月俸也拿不全。
嘉貴人(金玉妍)趁虛而入,她本是北族貴女,有北族的支持,并不差錢。她讓人偷偷給素心家送銀子和藥材。
素心感激不盡,一心一意按照嘉貴人的指使辦事:用皇后的名義讓慧貴妃給玫嬪和怡貴人的胎下朱砂,拉攏阿箬陷害如懿,使她被關冷宮,欺負海蘭。如懿在冷宮也不放過,給如懿和惢心吃相克的食物,使她們得了風濕,又是放蛇又是放火,海蘭懷孕在她食物動手腳,使她肚子產生許多妊娠紋……。
如懿和海蘭一直以為皇后害她們,慧貴妃以為自己替皇后做事,綠韻以為皇后故意讓乳母嬌慣自己兒子,使孩子不得皇帝喜歡。慧貴妃最后也恨毒了皇后,死前讓她身邊的丫鬟茉心記住是誰害死了她,茉心銘記于心。
在李玉妍的幫助下,告訴玫嬪是皇后害死她的孩子,玫嬪就將仇報到皇后的永琮身上。
二阿哥得了哮癥,在阿哥所發病,病情嚴重不方便挪動,太醫囑咐只要不碰飛絮蘆葦等,熬過冬天可能有轉機。
海蘭做了一個摻了蘆葦的枕頭,綠韻將枕頭拿到阿哥所,蓮心將枕頭給二阿哥枕,使阿二哥哮癥發作一命嗚呼。
玫嬪把染了痘疫的衣服送給七阿哥乳母,使不足一歲的七阿哥早夭。
只因素心瞞著皇后,以她的名義下令,才讓所有人都把仇恨加在皇后身上。
你自己愿意少拿錢是自己的事 ,畢竟你不缺錢 ,可底下人卻是靠這點錢養活全家。皇后出身富貴,從未受過貧寒的苦,以已渡人,最后慘遭反噬。
放任蓮心在身邊
蓮心和如懿李玉幾人聯手除掉了王欽,蓮心未曾在皇帝面前說過皇后一句不是,可心里和身體都受過巨大的創傷,哪怕王欽去世后,每當夜深人靜午夜時分,蓮心都被惡夢驚醒。
皇后如果夠聰明就不應該將蓮心留在身邊,最好給一筆錢將她送出宮。
或者是懶得想太多,又或者她從來不在乎底下人的感受,皇后依然將蓮心留在身邊,雖然不及素練親近,可日久天肯定有機會下手。
二阿哥早夭是蓮心推波助瀾的結果。
再後來皇后落水,蓮心第一個發現,她本想呼救,可聲音硬生生卡在喉嚨里,她看著皇后拼命掙扎,直到陵云徹跳了下去,她才喊出:「來人呀!皇后娘娘落水了。」
這次落水皇后沒熬過去,當夜就薨逝了,蓮心矛盾萬分淚流滿面。皇帝召見她時,她所知所想全部如實交代,變相地維護了皇后。因她被皇后傷害過,皇帝更信她的話,以至于多年后皇帝想的都是皇后的好。
皇帝允許蓮心出宮,可她難過自己一生清白被毀,又想到被皇后和王欽害了一生,也深感自己為奴不忠,在百感交集之際跳湖自盡。
如果皇后及時將蓮心送走,或許又是另一種結局。
寫在最后
以前總覺得人只有善惡兩種,後來發現哪能用「好壞」這概括人這麼復雜的生物。只是看惡的一面占的多,還是善的一面占的多。
富察皇后不算壞人,甚至可以算好人,卻因處理事情不當,連累了孩子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