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影視專欄
    
那麼迷信的古人為什麼喜歡在晚上辦婚禮?老祖宗的做法太智慧了
2023/09/26

「洞房花燭夜」乃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自古以來人們就格外重視,因此古人關于婚姻的習俗和儀式也是非常繁多。

即便在早已摒棄許多舊俗的今天,哪怕從不迷信的小青年,對待婚禮也要各種擇吉日吉時講規論矩,就為了討個好彩頭。

但印象里十分迷信的古代,為什麼會選擇在我們看來不那麼吉利的黃昏舉辦婚禮呢?下面就一起來解謎古代那些不太理解的婚禮習俗吧。

古人為什麼都在晚上舉行婚禮?

據史料《白虎通》記載,「婚者,謂黃昏時行禮,故曰婚」。也就是說,古人結婚都是在晚上的,準確點來說是在黃昏,即太陽就要落山卻還沒有完全天黑的這段時間里。

尤其清朝,婚禮一定在晚上。比如大家熟知的《還珠格格》中,紫薇和小燕子兩人的婚禮都是在晚上同步進行。

《紅樓夢》中賈寶玉與薛寶釵也是在晚上舉辦婚禮,就連賈元春省親這樣的重大事件,也是在半夜進行(不過這個就是題外話了)。

那麼,這到底是有什麼寓意呢?

很多學者認為這與原始氏族社會時期的搶婚習俗有關。尤其從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時期,部落內部不允許內部聯姻,一度盛行去其他部落搶婚的習俗。

一般是男方糾集一幫人,利用黃昏時刻去搶掠婦女回來成婚,漸漸的就成了一種風俗,這就是寫作「昏」的直接原因。

「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周易·屯卦》

不過也有一個說法是這跟古人相信的陰陽有關。東漢著名禮學大家鄭玄在給《儀禮·士昏禮》作注這樣說道:

「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陰來。」

古人認為女為陰,男為陽,男女結合就意味著陰陽相互結合。而黃昏正是陽往陰來的時候,此時迎親,正好象征丈夫去迎接、而妻子入門的狀態。

這與《周易》中的「陰陽和諧」、「崇陽抑陰」兩個方面不謀而合,這種說法也漸漸被后人所推崇。

新娘為何要「三天回門」

回門在古代也叫歸寧,是從古代婚禮中保留至今的流程之一,一般指新娘在婚禮后的第三天早晨帶著丈夫回到娘家探親。但你知道它背后的深意嗎?

解決新婚女子的思家情結

在中國古人的保守思想中,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就是屬于別人家的人了,和娘家的人不能經常往來,更不能隨意回到娘家。

因此 ,為了緩解新婚女子的思家情結,三朝回門這一習俗便應運而生,好讓女子在婚后能擁有與家人短暫相聚的時光,也給女子一個逐漸適應夫家生活的緩沖期。

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父母養育十幾載,一朝嫁作他人婦。雖然現代逐漸淡化了「出嫁」這一說,是兩個新人一起組建新的家庭,但對于女方家庭,還是會有女兒成為別人家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這種守舊思想在古代尤為嚴重。

所以,新人回門要帶上厚重的禮品來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同時,女方家人也要以接待貴客的標準,邀請親朋好意一起迎接女兒和女婿回家。

當然,現在已不存在女方不能回娘家這一說,便利的交通即便是遠嫁也能隨時回家。但這種習俗還是長久的保留了下來,也是新婚女性最期待的日子。

回門也有很多講究,其中感觸最深的便是回門的女子不能在娘家過夜,必須在太陽下山前回到夫家。即便是遠方女子不得不留下過夜,也不能與丈夫同床入睡,必須分房而眠。

只不過到現在時代不同了,有些繁文禮數也慢慢被簡化和消失了。比如湖南在婚后第二天就會回門,而大多數回門也就是簡單的聚在一起吃吃飯而已了。

有人認為這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也有人覺得時代在進步,不適用時代的東西自然應該被摒棄。你怎麼看呢?不妨評論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完-

年輕時風光,晚年癱瘓的6位明星,都是熟悉的演員,個個令人惋惜
2023/12/01
《寧安如夢》:遭遇這些以后,張遮還沒有黑化,也算是奇跡了
2023/12/01
煮完雞蛋后不能用冷水泡?早餐店老闆:很多人都做錯了,難怪雞蛋難剝殼
2023/12/01
買狗一定「5不養」,不是誤導,而是教訓和經驗
2023/12/01
狗狗1歲=人類7歲?早已是過去式,最新的算法在這里
2023/12/01
叫一輛貨拉拉去接狗狗,司機發來裝貨照片,可愛哭!!
2023/12/01
美容師給柯基剪了個愛心翅膀屁屁,主人狂贊:建議全國巡剪!
2023/12/01
爺爺給自家的狗子們拍全家福,一個個超配合,暖哭啦!
2023/12/01
狗狗有這些癥狀,可能長滿了「寄生蟲」,要長點心
2023/12/01
貓咪突然沒「食欲」?可能是這些原因在作祟!
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