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性能競爭激烈,但體驗仍需提升
聯發科性能競爭激烈,但體驗仍需提升
在中國,聯發科經常能在游戲中拿到冠軍,所以業內都認為聯發科在游戲中沒有失敗,但也有人認為聯發科在游戲中沒有取得勝利,而前段時間,作者用了好幾款游戲后,發現聯發科根本無法與美國處理器抗衡。
為了加快速度,我購買了一款聯發科天璣900系列的新手機,安裝了一個剪輯軟件,但最終我還是大失所望。
而小米10的青年版,則是采用了驍龍765芯片,經過了剪輯和編輯,驍龍765芯片的效果達到了百分之六十六,而天璣900芯片的效果只有百分之六十六,差距很大。在安兔兔的游戲排名中,驍龍765的得分僅為320,000,而天璣900的得分則高達47,000,雖然天璣900的得分要高于驍龍765的百分之四十七,但真實的性能與之相比,還是差得太多了。
驍龍765搭載了ARM公司的A76處理器,而天璣900搭載了A78處理器,只差了兩個世代;驍龍765是三星7nm制程制造,天璣900則是台積電6nm制程制造,天璣900在各方面都要比三星高出一大截,這說明聯發科在性能和用戶體驗上都沒有任何問題。
聯發科的芯片技術比不上高通,更別說美國的其他芯片公司了,我手里拿著一台iPhoneXS,這台iPhoneXS是從2018款推出的,天璣900款也是從去年開始推出的,這台iPhoneXS的剪輯速度很快,把驍龍765、天璣900款都給打爆了。
聯發科的處理器,之所以能夠走到前段時間這一步,就是因為他們采用了多核架構,而聯發科,就是多核架構的創始人,當初聯發科研發出了四核、八核、十核等多核架構,而多核架構,也是聯發科最大的賣點,因為他們更喜歡多核架構。
因為聯發科的緣故,高通公司在驍龍820處理器上放棄了四核處理器,轉而采用了聯發科公司的八核處理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處理器被證實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更多的處理器會帶來更大的能耗和更大的熱量,所以聯發科公司最終放棄了十核處理器,選擇了八核處理器。
在聯發科與高通競爭多核技術的時代,蘋果公司一直以來都是以雙核技術為主,以提升單核技術為主,經過多年的發展,他們發現,單核技術才是最關鍵的,因為大部分情況下,一款手機只需要一個軟件就可以完成,但隨著A10芯片的推出,他們的A16芯片也變成了六核技術,但與聯發科與高通相比,還是要遜色一籌。
此外,GPU也會對聯發科的圖像處理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天璣900使用的是ARM公有的GPU內核,而高通使用的是自主研發的圖形處理器,而之前的Apple使用的是圖形圖形處理器,現在已經換成了自己研發的圖形圖形,聯發科并沒有充分考慮到GPU的問題,所以天璣900在圖像處理器上的表現才會如此之差。
所以作者建議大家買一款高通的手機,雖然高通的性能會有所下降,但因為高通的技術,整體性能要遠遠高于聯發科,如果大家不介意價格的話,可以買一款蘋果的手機,哪怕只是一款iPhone,也要比安卓的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