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風流》最新預告:柔嘉公主殺了駙馬薛笑棠,毒死了太后,和沈驚鴻達成了同盟。
原來,她所謂的思念亡夫,是假的。
隨身攜帶薛笑棠的畫像,不是舊情難忘,而是她不嫁人的借口以及麻痹皇帝的幌子。在這個幌子下,沒有人發現她的野心,沒有人懷疑朝局動蕩會和這樣一個與世無爭的人有關。
這樣一來,她就能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謀劃、布局。
原來,她對沈驚鴻的半推半就是假的。
她想從沈驚鴻那里得到的,從來不是愛情,而是助力,她需要一個有才華的人出謀劃策,才不至于能力匹配不上野心,沒有什麼比全心全意愛她的人,更值得信任。
她一直是壞的,所有與世無爭的嫻靜、虛懷若谷的善良都是偽裝。
她心里埋著深仇大恨,自從親眼看見太后賜死母親后,支撐她活下去的就只有復仇,只有做女帝,在她的執念里,只有登上帝位,才不會繼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過活。
濟善堂表面上扶危濟困,背地里是她的情報網和斂財的依仗。
她用道德綁架、用皇室身份讓那些忌憚權力的富商大賈不得不往濟善堂捐錢,輕而易舉得到大量真金白銀的她,會拿出很小的一部分在大街小巷設置粥棚做做樣子,剩下的絕大多數則成了她招兵買馬的經費。
為了一步步接近皇位,她做了三件事。
一,謀殺皇帝和太后。
薛笑堂必須死,五年前拒馬河一役,他在公主的授意下出賣了定王,這也是為什麼發現此人有可能還活著,公主不惜以身犯險,也要親自引他出來的原因。
就是為了殺他永除后患啊!
他的存在,對柔嘉來說,就是一個不定時炸彈。
可是, 當慕灼華來討要雪塵丹救人,而她已經猜到對方要救的是薛笑堂,卻依然出手相助,是為什麼呢?
是借刀殺人。
柔嘉強大的情報網查出了20年前太后除掉云妃的來龍去脈,她需要有人把這個真相告訴定王。
薛笑棠很合適,甚至還能把五年前的事全部推給太后。
他肯定會照做。
這麼做的后果是,定王和太后之間的仇恨被擺到了桌面上,劍拔弩張的兩個人,要麼同歸于盡,要麼一個死,另一個和皇帝離心。
無論哪種情況,對柔嘉來說都不是壞事,更何況最后皇帝喝了毒酒身亡,柔嘉趁機毒死了太后,定王有了殺人嫌疑呢!
薛笑棠這個大功臣,等來的不是重逢后未婚妻的溫存,而是一箭穿心的問候。
他死在了心愛之人劍下。
二,改遺詔。
太后母子死后,柔嘉主動向沈驚鴻坦白了一切,并當著他的面燒掉了薛笑棠的畫像。
戀愛腦沈驚鴻首先想到的不是公主弒父的大逆不道,而是他終于有機會成為她的唯一了,此時別說是讓他修改遺詔,就是讓他去刺殺劉琛,他也會屁顛屁顛的上趕著去做,哪怕他的武力值根本就不值一提。
為了達成心上人的心愿,做什麼對他來說,都不過分。
後來,遺詔的事被定王擺平。
有嫌疑的兩個皇子被發配到邊遠的荒涼之地。
公主的對手,就剩下劉琛一個了。
三,誣陷定王。
劉琛靠著定王的輔佐,順利登上帝位。
沈驚鴻就像一個受寵的「妖妃」一樣,天天蠱惑著新皇做一些敗人緣的事情,比如不再允許世家的嫡子直接入朝為官,比如誣陷定王殺害先皇和太后等等。
定王「死」后,沈驚鴻又在貴族以及民間散布定王被冤枉的消息,一時間劉琛的威信降低到了冰點。
面對大臣們的咄咄逼人,劉琛不得不為定王平了反。
先誣陷再平反,劉琛成了所有人眼里的昏君,帝位對他來說,成了尷尬的存在。
恰在此時邊關再次起了戰事,早就失去了號召力的劉琛決定御駕親征。
柔嘉公主趁機拿著玉璽上了女帝。
只不過,和她想象中不一樣的是,劉琛不僅在邊關打了勝仗,還帶回了定王。
大勢已去的柔嘉公主,揮劍刺死了沈驚鴻后,自刎了。
為愛付出一切的沈驚鴻,并沒有比薛笑棠好到哪里去!
定王早就發現了沈驚鴻的不軌,只是沒想到對方的目標竟然是皇權。
心驚之余,他把先帝歸天那天發生的事情和盤托出,叔侄倆定下了假死引出謀后真兇的妙計。
公主上當了。
或者說是在四面楚歌的劉琛面前,她輕敵了——眼線匯報了假死之計的事情,她偷換了能睡更長時間的假死藥,而不是致命的毒藥。
她以為一個月后醒來的皇叔看到的是她不得不臨危受命成為女帝。
事實上,半月沒用,定王就收拾了北椋王子,還帶回了凱旋而歸的少年皇帝。
任何時候,保家衛國的英雄,都會被世人崇拜,劉琛重新贏得了民心。
柔嘉籌謀了十多年的女帝之位,還沒有坐穩,就不得不面對殺害祖母和父親的罪名,她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
一切塵埃落定之后,定王和慕灼華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柔嘉公主本是可憐人,可她為了自己的可憐,殺了那麼多無辜之人的性命,她的下場不值得可憐。
沈驚鴻的深情本沒有錯,可他為了這份深情把朝堂攪合得一團糟,甚至不惜和外邦勾結,他的下場同樣不值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