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者,性格不強勢如何管理好下屬?或者說,大家都是平級,如何讓別人愿意聽你的,成為事情的主導者?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憑什麼別人就要按照你的想法做事?哪怕你是對的,難道別人就一定是錯的嗎?很多事情殊途同歸,行為方式不同,但達成效果相近。
尤其在職場上,沒有誰對誰錯,只不過是立場不同,行為方式不同,從大面上看,結果相近;從個人講,誰主導誰獲利。
想成為最終獲利者,占據主導很重要,涉及利益的事情,性格強勢與否能起到一定效果,但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
從管理者不強勢,如何管理好下屬分析更容易剖析人性,達到領導別人的目的,正如《權力進化論》中提到的:「獲取權力道路是:「挖掘人性,經營人心之路。」
哪怕你是管理者,手中有權力,就一定能管理「好」下屬嗎?答案是否定的,管理與管理好之間,像一道鴻溝,單憑「氣場」根本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居養體,移養氣」是指:地位和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修養或涵養可以改變人的素質。
謂人隨著地位待遇的變化而變化。
當組織賦予你權力的時候,肯定會有人巴結你,無論你個性是否強勢,人們不在意你個性如何,而是更關注你手中的權力。
如果說「權力」用的好,占據主導位置是順理成章,如果「權力」用不好,那麼也不過是空有頭銜,很難管理「好」下屬,充其量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盡到管理的職責而已。
①行使「權力」,帶來的利弊平衡
有些人被提拔了之后,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力,對下屬要求增多,卻沒有考慮下屬的心理。
不怕你要求多,就怕要求多了,收入沒有變化,甚至是收入少了。對于這種情況,誰愿意配合你演戲?你想在更上層面前表現,但下屬完全可以應付了事。盡心盡力與應付了事,兩者之間的差距想必不用說也知道結果。
「趨利避害」是職場人的行為準則,只要你把好處放在那里,人們自然會趨之若鶩。這叫做引導積極性,好處越大,往上撲的人越多,只需要規范流程、制度即可。
就像有些人腰不好,但地上有一萬塊錢,你覺得他是否彎腰去撿?
②權力不管大小,都不能揮霍
人們總有一個誤區,權力越大自由度越高,可真相恰恰相反。權力越大,越會被權力所限制。
之所以人們產生這樣的誤區,是因為所處位置不同,表象的東西掩蓋了真相。比如,你上班不能遲到,但領導卻可以。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